东西方文明如何在AI时代相互影响、、共同演进????剑桥人类学教授对话中国企业家郭为|剑桥大师访谈录第361期
发布时间:2025-04-07

当人工智能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格局之际,,我们不禁要追问:中西方文明将如何在这场技术革命中相互影响、、、共同演进???东方的关系性思维与西方的二元逻辑能否在数字化时代找到新的契合点???

最近,,,在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举办的《时间的力量》图书研讨会前,,,,凯时尊龙董事长郭为先生与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康河出版社创始人艾伦·麦克法兰于康河出版社剑桥办公室,,,,进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对谈。。。。这次对话是中国企业家与剑桥学者的思想交流,,也是对东西方文明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一次深度探讨。。。。

Image
麦克法兰院士与郭为先生于剑桥康河出版社办公室

剑桥大学麦克法兰院士对话中国企业家郭为
中西方文明如何共塑AI未来???

艾伦·麦克法兰: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包括您的专业领域、、、、在企业中担任的重要角色,,,以及您职业生涯的主要历程。。。

郭为:我来自中国北京,,,在北京中关村创立了一家公司,,,,名为神州数码,,,,英文名是Digital China。。。我们最初的业务是与跨国公司合作,,,为其在中国的产品提供服务,,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以AI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公司。。

我将我们定义为一家从边缘走向主流、、走向前沿技术的高科技公司。。。作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在整个企业实践过程中,,,我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思考,,包括对数字化技术如何影响人类文明的思考,,以及在管理实践中对时间的认知。。。这次来伦敦,,也是为了发表我的新书《时间的力量》的英文版。。。您在中国是非常知名的文化学者,,所以这次有机会在剑桥拜会您,,,与您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

Image
《时间的力量》英文版书影

艾伦·麦克法兰:谢谢。。。。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对人类认知能力、、、社会结构和企业决策过程的影响???

郭为:人工智能当前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特别是自从OpenAI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发布以来,,,,引起了全球、、全社会的关注,,大家对它产生了很大的期望值。。作为一个从事企业工作的科技人员,,我对这件事情持相对保守的态度。。。。纵观人类发展史,,,,很多重大发明都对人类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特斯拉发明的整个电力系统,,,它们都极大地影响了人类文明。。

今天我很荣幸来到国王学院,,,,这里是人工智能最早倡导者图灵先生工作过的地方。。。。我相信人工智能也会对人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它是否会像今天社会上宣传的那样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我还是持保留态度。。我的公司从事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我们致力于在企业各个领域推广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在整个流程再造方面,,AI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您作为一位文化学者,,我相信您对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整个文化和人类社会也有自己的见解,,我很想听听您的高见。。。。

艾伦·麦克法兰:我同意您的观点,,技术对社会确实有巨大影响。。。。如果我们研究思想技术(而人工智能正是帮助人们思考的技术发展之一),,,,我们可以谈论四五次改变人类思维方式的伟大革命。。。。

第一次是约3000或4000年前文字的发明,,,这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一切,,,包括宗教观念、、宗教的创立、、现代经济的建立、、城市的兴起、、、民族国家的形成。。所有这些都因文字的发明而成为可能,,,在此之前则不可能实现。。。

第二次是约1450年古腾堡发明印刷术,,,,这使得各种新机构成为可能,,如民族国家、、新教基督教等新宗教,,以及现代科学的诞生。。。。印刷术扩展了人类的思维外延。。。

第三次是我在《玻璃深潜器:玻璃如何改变世界》(The Glass Bathyscaphe: How Glass Changed the World)一书中讨论的玻璃的影响。。玻璃使我们能够观察微小事物和远距离物体,,,促进了各种科学的发展,,,,如化学、、、天文学和物理学等。。。。例如,,就在这条路的尽头工作的牛顿,,,,他的第二部伟大著作是关于光的性质的,,没有玻璃他就无法完成这项研究。。。玻璃是人类思想的第三次伟大革命。。

Image
《玻璃深潜器:玻璃如何改变世界》英文版书影

第四次是摄影技术的发展。。在此之前,,,人们用符号、、文字和绘画来表现世界,,,,但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随着一种能够捕捉世界图像并将其放在板上或照片上的机器的发展,,,,后来发展成为电影,,,这成为人类思想的第四次伟大革命。。。。

第五次是计算机革命,,始于我们现在所处的这所大学。。。设计第一台机械计算机的查尔斯·巴贝奇是剑桥大学的数学教授。。后来,,,莫里斯·威尔克斯制造了第一台能解决数学问题的工作计算机。。。。而艾伦·图灵在1935年确定了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性质。。。。计算机革命是下一个阶段,,但它只能进行计算和分析工作。。。最后,,,,人工智能革命由图灵开创,,,后来由我们学院的另一位学生杰夫·辛顿继续发展,,,,他发明了神经网络计算方法,,,,最近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和图灵一样也在国王学院工作。。

剑桥是人工智能革命的中心。。。渐渐地,,,,机器最初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能够拍摄世界的照片。。现在它们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大脑,,,,能够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我们也能改变机器的思考方式——但它们仍然是机器。。

我的同事曾与一款知名AI闲聊,,,并提出了一个问题:“麦克法兰在中国有名吗???”它回答说:“是的,,,他在中国非常有名。。。。他是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的朋友。。。”这完全是谎言。。。我从未见过费孝通,,对他一无所知。。。它还编造了我写的书和各种事情。。。。

所以问题是,,目前所有的人工智能都极不可靠,,,,将虚假和危险与真实和有用混为一谈。。。我们将如何应对所有机器都缺乏人类常识的事实??? 

郭为:我认为这仍处于人工智能技术非常早期的实践阶段。。如果今天我们要证明人工智能可以超越人类,,通过AlphaFold的发明实际上已经可以证明了。。它已经能够预测两亿个人类的蛋白质结构,,,其能力超过任何一位科学家。。。。但反观它在解释一些非常通用的问题上,,却做不到位。。。。

Image

编者注:AlphaFold是由DeepMind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准确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2021年,,,,它成功预测了超过2亿个蛋白质结构,,,这一成就被视为AI在特定专业领域超越人类能力的典型例子。。蛋白质结构预测对药物研发、、、疾病治疗和基础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图注:使用AlphaFold新版本,,DeepMind致力于模拟包含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复杂系统,,,图中展示的是基因编辑蛋白CasLambda(蓝色)与RNA(紫色)和DNA(粉色)的结合状态。。。图片来源:Google DeepMind

现在人类又发明了您刚才提到的ChatGPT这样基于语言的大模型,,,它们可能非常接近人类思考。。。。但正如您刚才解释的那样,,,,在一些专业领域里,,,,它们实际上完全没有能力。。。。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这种通用大模型改造成某种专业能力。。这正是我们企业界或商业界正在思考的问题。。。。

这里其实有两点我想解释。。。。第一是底层逻辑,,即我们是否认为这个世界是数字的。。早期我们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这带来了现代文明。。。。而今天,,,由于计算机的发明产生了大量数据,,,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可能转变为世界是数字的,,,,就像毕达哥拉斯曾说的‘世界是数字的’。。。。

从中国文化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中的一切都存在相互依存关系,,,,而数字则是表达这种依存关系的方式。。。。如果我们基于彼此依存关系和世界是数字的这样一个思路,,,,那么所有事物都可以用模型来表达。。所以我认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底层逻辑就是我们如何将周围的事物用模型表达出来。。。

艾伦·麦克法兰:这是否表明技术正在重塑传统知识的传递方式???从人类学角度来看,,,,知识传递往往依赖于仪式和权威,,,那么人工智能又将如何改变企业内部的专家层级结构??

郭为:我们知道,,一个组织往往是一个有人的地方,,,,通常呈三角形或我们所说的金字塔形结构。。。。但金字塔形结构只代表权力的分布。。。从工作角度来看,,组织其实更应该是一个网络化的结构。。。所以无论是进行数字化转型还是应用人工智能,,实际上都是使组织更加扁平化,,我认为这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在传统架构中,,,可能国王的权力是最大的。。。而在新的架构中,,谁最接近客户,,谁能最有效地解决客户问题,,,谁的权力就最大。。这就是我认为人工智能对传统组织结构带来的重大变革影响。。。

艾伦·麦克法兰:您将一般性和专业性的整合定义为中国人工智能道路的核心。。。人类学家强调本地化知识。。。。神州数码如何将通用人工智能框架与区域特定的企业需求结合起来??

郭为:任何技术要发展,,,最重要的是实现普及化。。。以计算机为例,,在PC机出现之前,,计算机是一种大型机器,,,只有少数人使用。。有了PC之后,,,它才真正普惠到所有人。。。。大家都开始用计算机工作,,,,因此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如此,,,过去它被少数人使用,,,,这些人将其视为一种特权。。我们在做通专融合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人人都能开展大模型相关工作。。。

要实现通专融合当然有前提条件。。。。如我前面所说,,,一方面我们已经证明专业模型可以超越人类能力;另一方面,,作为基础设施的通用模型需要变得越来越经济实惠。。。。中国的DeepSeek发明由于采取了开源策略,,,使得应用通用大模型的成本几乎降为零。。。当通用大模型的使用成本几乎为零时,,我们就需要思考如何将一个通用大模型转变为一个专业模型,,,,或转变为很多小型专业模型,,,从而实现AI应用的普及化。。

艾伦·麦克法兰:你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十年将对社会和企业产生什么潜在影响???企业应该如何准备????

郭为: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正如我之前提到的,,,,蒸汽机和电网的发明都对人类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在社会对人工智能有非常高的期望,,,,但事实上会不会是这样,,我很难给出确定的回答。。。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让人工智能商业化。。目前还没有一个案例显示人工智能在商业领域有大规模应用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所以作为一个企业家,,,,我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改变企业工作流程,,以及如何在创新产品和服务方面让人工智能发挥更大作用。。。

最近我发表了一篇关于“AI for Process”的文章,,,,探讨如何通过AI改变我们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整个产业界讨论最多的是AI Agent(智能代理)。。我们如何通过AI Agent来辅助工作????如何让AI Agent之间实现协同合作,,帮助人类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大价值???如我前面所说,,,,我对AI持相对保守态度,,,,这种保守体现在我希望AI应用能够首先在商业领域创造巨大价值,,,然后才有可能对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产生更大影响。。。。

您刚才提到,,从书写到印刷术到玻璃再到摄影术,,这些重大发明对人类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那AI是否也属于这个范畴????我现在还不能给您一个确切答案,,,尽管我正从事AI技术的推广和商业化工作。。当然,,,AI一定会对我们当前的工作产生更大影响,,,而数字化浪潮也必定会对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艾伦·麦克法兰:好的。。我们可以在之后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的影响,,这正好引出我的下一个问题——正如机器已经在农业和工业领域替代了大量劳动力,,,,人工智能是否也会在商业领域逐步取代绝大多数工作岗位??那么,,,,人类将何去何从????您提出人工智能能够加速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创造的转型。。。在这个数字化变革中,,,企业该如何避免人类异化????如果出现了所谓的“后人类组织”,,传统公司的概念是否就此终结???

郭为:人工智能一定会替代很多重复性工作和重复性决策,,,,就是赫伯特·西蒙所说的基于经验的角色,,,,我认为这些将逐步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但对于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我认为今天的人工智能还很难取代。。因为创造性工作源于人的情感,,,,源于人的感受,,,,而当今的人工智能终究还是一种机械,,,,还没有能力具备人类的情感或感情因素。。。

艾伦·麦克法兰:关于这个问题,,,我曾与神经网络开发者杰夫·辛顿进行过讨论。。。他认为,,,,一旦人工智能拥有感知能力,,,情感的产生就成为可能。。。目前的人工智能仅仅处理电信号,,,,但若它具备了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能力,,它就可能将这些感知综合起来,,,,形成情感体验。。。到那时,,你的人工智能或许会产生爱或恨——它可能会爱你,,也可能会恨你。。

郭为:辛顿是大师级人物,,,是诺贝尔奖得主,,,,我不敢给予任何评论。。我只能基于我目前从事的AI工作来发言。。我们还只能停留在我刚才提到的层面,,,即用AI替代人类完成许多重复性工作,,,,减轻我们个人的繁琐负担,,但对于重大决策和基于人类情感的创新,,,,我认为目前的AI还无法实现。。。也许按照辛顿所说,,,,在未来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这或许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艾伦·麦克法兰:我真正好奇的是,,,,这一天究竟何时会到来!!这些话题我很愿意继续深入探讨。。特别引起我兴趣的是您提到工作基于关系的观点。。。。中国文明自古以来就是建立在关系之上的——A与B的联系。。。。在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不是你我个体,,,而是我们之间的关系——即C(关系本身)。。。这构成了中国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基础。。

西方思维习惯于二元对立的数字化方式,,,,非此即彼,,正如希腊哲学中的排中律——中间不容许有灰色地带。。。对与错、、、左与右、、男与女,,泾渭分明。。正是这种二元思维促使我们发明了数字计算机。。。

而我认为,,中国和您公司的未来优势恰恰在于关系思维,,即“既是这个也是那个”的包容性视角。。。。道家、、儒家和佛教哲学都蕴含着这种“既...又...”的思想。。若我处于您的位置,,我会创建一家名为“量子中国”的企业,,,因为量子逻辑比西方二元数字逻辑更具潜力。。众所周知,,量子计算机能提供更强大、、、更快速的运算能力,,,,因此人工智能的未来不在二进制数据,,而在量子数据。。。。

我视您为一场革命的先驱,,,,您有能力担此重任。。。。但您需要做一件在您的著作中我尚未看到的工作——更深入地理解中西方差异。。比如,,,,您关于时间的书中,,,,并未探讨中西方在商业组织和历史脉络上的不同。。。。这方面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内容。。。

这番话听起来或许有些冒昧,,但鉴于我比您年长三四十岁,,也就容许我对您直言不讳了。。。。

郭为:昨天晚上我在伦敦经济学院也谈到了这个观点。。西方文明和数字技术发展到今天,,其实是从一个原子的世界走向一个系统的世界。。数字化只是系统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从最早开始就是一种系统化思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当今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在解释当代文明时可能有其独特视角。。。。这就像一个文明的早期阶段,,,莎士比亚定义了整个英国文学,,,,普希金开创了俄罗斯文学,,,,使它们都辉煌起来。。。。我认为,,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将会产生文明发展的新动力。。。

艾伦·麦克法兰:我完全赞同您的见解。。。从古至今,,,,中国文明始终保持着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以不同的角度看待生活和人际关系。。如果您能将这种思维与主要源自西方的现代技术相结合,,,,必将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事物。。。。这需要一次思想上的巨大飞跃,,勇敢探索全新的可能性。。。。因此,,,,我坚信这正是您应当追求的方向,,,,衷心祝愿您在这条道路上取得圆满成功。。。

郭为:对于您刚才提到中国可能产生出新思想与开创不同未来的见解,,,,我深表感谢。。。我特别期望将来有机会向您学习更多哲学思想和文化概念。。。。我感觉当前的中国现在正像春天里的草一样快速成长,,,,但我也希望希望能够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使其能够与现代文明融合在一起。。。。 

Image
郭为先生将他的新书《时间的力量》
赠送给麦克法兰院士

关于剑桥大师访谈录

观察、、倾听、、、感知、、、共情——这是人类学家与生俱来的天赋。。。正是凭借这样敏锐的洞察力,,,,他们得以穿越文化的迷雾,,,,触碰真实的世界。。

"剑桥大师访谈录"项目始于1982年,,,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杰克·古迪爵士(Jack Goody,1919-2015)创立。。其后继者,,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英国剑桥康河出版社联合创始人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教授及其团队在过去40余年间,,,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人类学家特有的观察视角,,,完成了对300余位世界级学者的深度访谈。。。

虽然这个项目在剑桥创立,,,但受访者并不限于来自剑桥大学。。。他们来自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其中包括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涉及领域涵盖人类学、、科学、、、工程、、历史、、教育、、、艺术、、音乐等多个学科,,,还包括著名生物学家汤玛斯·亨利·赫胥之孙,,,,和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的两位曾孙。。。这些访谈不仅记录了学者们的学术成就,,更系统性地梳理了他们的生命历程、、、、思想演变和时代印记。。。。

这些访谈视频,,,,已经有200多部在剑桥大学视频数据库上发布,,,免费开放给所有人,,,视频的浏览者来自世界各地数十个国家。。。。

作为"剑桥大师访谈录"项目的第361期,,,此次对谈秉承了该项目严谨而开放的学术传统,,也是英国康河出版社"思想库"系列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的"大师访谈录"项目的延伸,,康河出版社正在积极推进"剑桥全球视野论坛——关于创新与社会的对话"新项目,,,,致力于连接全球思想领袖,,探索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未来图景。。。。

文章来源:英国康河书店

站点地图